郭德纲是一个自不量力的人。他以为自己从小学评书,学戏曲,学相声,就能在当时的相声界,混个出身,就算不能光宗耀祖,小康生活总没问题吧。
可是他不想想,就算你说学逗唱门门精通,但是你没有资历,相声大赛没得过奖,没有人脉,教过你相声的都不承认是你师傅。就凭这样的人设,又不会阿谀奉承,谁愿意带你玩啊?最要命的就是你天天钻研业务,这圈子里的人,谁不恨你。
走投无路,他进了茶馆,开始和人合伙说相声。不想,这恰恰暗合了相声最初的原始形态。在最初的相声繁荣期,相声八德就是从撂地到茶馆,一路艰辛地把相声从玩意儿变成了艺术。
后来,时代变了,建国初期,相声界自觉地进行了改革。从此,新相声代替了老活,从茶馆走进了 *** 。相声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个繁荣期。以侯宝林、刘宝瑞、郭启儒、郭全宝为主的中国广播说唱团,以王世臣、王长友、赵振铎为主的北京曲艺团,以张寿臣、马三立、郭荣起、赵佩茹、常连安、常宝霆、苏文茂等为主的天津曲艺团,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,,登1登2登3皇冠(www.22223388.com)实时更新发布最新最快最有效的登1登2登3代理网址,包括新2登1登2登3代理手机网址,新2登1登2登3代理备用网址,皇冠登1登2登3代理最新网址,新2登1登2登3代理足球网址,新2网址大全。
转眼到了七八十年代,百废待兴的变革时期,总是会迎来相声的繁荣期。马季、姜昆、苏文茂、高英培、李伯祥、刘文亨、赵振铎等构成了相声界最后一片璀璨星空。
那时,姜昆身穿一件夹克,就能引起一片追随者,笑林唱上一段相声,也能成为大众偶像。
然而好景不长,进入上个世纪末,一批老艺术家淡出江湖,相声界也开始改朝换代。新一代相声演员,虽然对相声的规律一知半解,但仍能通过相声繁荣期的余温,以及积累下来的人脉,过着寅吃卯粮的日子。但是,他们忽然发现,观众走了。他们自以为是的笑料,竟让观众感到厌烦。电视晚会上,他们也不再是一块香饽饽。为了保住饭碗,相声改革再度被提起,于是这些二把刀相声演员开始了化妆相声,吉他相声,以及相声剧等邯郸学步式的神操作。只是这些犹抱琵琶,隔靴搔痒地变化,充其量也只是换汤不换药,没法改变其奄奄一息窘境。
面对越来越丰富的娱乐形式,人们有了更多地选择。而相声在形式上日趋小品化,在创作上的江郎才尽,在表演上的刻板说教,让观众对此时的相声早已视如敝屣。